中新網衡水2月1日電 (崔誌平 黃建 賈梟夢)2月1日,農曆正月十一,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東孫莊鎮西王莊村強烈熱鬧非凡,從各天的300餘名梅花拳高足戰歡愉愛好者齊集於此,插手一年一度的梅花拳祭祖及比武盛會。
西王莊村是武強梅花拳發源天。渾末,威縣梅花拳13代傳人李廷玉、李廷桂兄弟分開武強縣西王莊村設坐梅花拳場,傳授梅花拳,此後聲名遠揚。1990年,武強縣梅花拳歡愉愛好者集資為先師李廷玉、李廷桂坐碑建亭,為將梅花拳傳啟下去,此後借成立了武強梅花拳協會。每年農曆正月十一,此天會進行祭祖及比武大會。
當日,數百名梅花拳高足及歡愉愛好者列隊坐於先師紀念碑前,掌門人帶領小我默哀,行三鞠躬祭拜禮,禮畢掉隊行梅花拳飾演。
現場,刀、槍、劍、棍,多少遠是十八般兵器上陣,單挨、對挨,閃展騰挪,姑且強烈熱鬧非凡。超卓紛呈的梅花拳飾演引得不雅觀眾陣陣喝彩。“從小便愛好武術,每年都會來看比武大會,今年場麵絢麗,大年夜飽眼福。”一名村夷易遠講。
第一次插手比武盛會的張宇晨今年剛10歲。“教武已3年多了,不單可以錘煉身段,更錘煉膽量,越來越愛好武術”。
當日,習練梅花拳逾30年的武龍水一上場便激發關注。武龍水曾正正在央視進行的《武林大會》中奪得散足擂台賽亞軍。“今年比武有我的高足插手,良多年了來培訓了上千名的梅花拳高足,即是念把梅花拳傳啟下去。”武龍水講。
武強縣梅花拳協會會少任守用講,梅花拳是一項長幼皆宜的勾當,其步履、套講簡樸大雅,既有飾演觀賞價格,又有技擊實戰功能。武強縣梅花拳已有100良多年了的傳啟曆史,比來幾年來梅花拳歡愉愛好者軍隊沒有竭壯大,前後培養了青少年高足及歡愉愛好者3000餘人。(完)
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“中国光谷”: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
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多位国际政要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
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人道和发展投入